6月中旬,走进谷脚镇观音村,一派草长莺飞、生机盎然,观音村群众每周自发开展清理沟渠、打扫卫生等活动,每次活动开展都有10余名群众积极参与,这是谷脚镇“我为小区添光彩”擂台赛的缩影。
贵龙社区少先队员志愿服务队清理楼道
(资料图片)
为营造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,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。今年以来,谷脚镇创新开展“我为小区添光彩”社区环境大治理大比武活动,有效锤炼村(社区)干部组织力、战斗力、服务力,推动群众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社区归属感,全面构建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安置小区治理新格局。
走进谷脚镇王关社区、贵龙社区、观音村安置小区,风景让人眼前一亮,整洁的道路、葱茏的绿植,一幅幅环境优美、宜居宜业的美丽小区画卷徐徐铺开。
提质改造后的文化长廊
“经过这2个月来的提质改造,小区花坛里的树、草、花,整齐多了,人出门心情也好多了。还有以前车辆到处乱停乱放,环境秩序非常差,现在小区里又划了停车位,路面也整齐,生活环境有了大变样。”家住王关社区的杨大叔对小区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成效点赞道。
“我为小区添光彩”首先瞄准群众自治这个关键点,紧密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“请你来商量”协商议事会,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社区治理,积极投工投劳加入各项社区提质改造,加强自身文明行为约束,让小区事务由“公家事”变为群众“自家事”;让群众从小区治理的“观看员”变为“参赛员”。
自“我为小区添光彩”擂台赛活动启动以来的两个月时间内,三个村(社区)共有群众3000余人次参与卫生清理、小区绿化改造等活动。贵龙社区少先队员志愿服务队180余名少先队员志愿者每周六常态化开展楼道卫生清理,通过“小手牵大手”,带动亲属加强文明行为意识。吾心有你志愿服务队则聚焦环境脏乱差、车乱停,居民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,积极开展环境提质志愿服务活动。观音村安置小区群众自行制定观音十一条规定,推动群众按“规”行事、按“规”想事,切实约束自身日常行为。
王关社区修整花池
通过“我为小区添光彩”擂台赛活动,社区治理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,一系列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不断优化,公共物业管理体系初步建立。
王关社区按照“网格化管理、楼栋式覆盖”原则,通过个人自荐、居民推荐、社区考察等方式,从社区工作者、党员、物业公司负责人、小区居民代表等群体中选出了6名楼栋长,结合群众意见,各楼栋长纷纷组织志愿者,在各自负责的网格区域内开展花池修补、绿化补种等活动,相互之间还围绕修建进度、修建质量进行比拼,实现“小比武”提质“大比武”。
贵龙社区按照“意见征集—工单指派—积分奖励”的治理模式,自3月份活动启动以来,贵龙社区绿化改造面积达700余平方米,栽种易养护的绿植50余棵,将800余平方米闲置区域改造为摩托车停车场。
“协商议事”是观音村活动推进的重要法宝。自“我为小区添光彩”擂台赛活动启动以来,观音村通过创新“会场+现场”“固定+移动”“集中+分散”“网上+线下”等协商形式,每月均组织党员干部、乡贤能人、群众代表召开“请你来商量”协商议事会,共商齐谋活动实施计划以及人员组织情况,最大限度调动群众广泛参与。观音村通过协商议事,决定紧紧锚定产业、家业、公业的“三业”定位,发动广大群众参与修复了观音村文化长廊围栏300米,改造绿化带160米;重新规划包含家禽、肉类、蔬菜、熟食、野生菌售卖等功能区,并对占地500余平方米的野生菌市场进行改造提升;在观音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心实施提质改造行动,加盖观音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心顶棚4528平方米,硬化宽4米的入场道路100余米。
随着“我为小区添光彩”擂台赛活动的深入推进,谷脚镇的王关、贵龙、观音安置小区的面貌在不断实现华丽“蜕变”,从“摆脱脏乱差”到“追求宜居宜业”,居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大有转变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、文明程度显著提升。广大群众对基层治理的参与热情也日渐高涨。接下来,谷脚镇将继续从“小处”着眼、从“细处”着手,持续巩固治理成效,以整洁卫生、环境优美、和谐宜居的美丽小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,不断促进文明实践、文明创建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,全力绘就新时代“全省文明乡镇”的精美画卷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昌旭
通讯员 谢利
编辑 彭杨
关键词: